鋰電池廠家解讀回收廢棄鋰電池有多大的經濟效益
來源:存能電氣 日期:2019-10-21 10:24 瀏覽量:次
鋰電池廠家解讀回收廢棄鋰電池有多大的經濟效益?在大力發展鋰離子電池的同時,更要重視廢舊鋰離子電池資源化的回收利用技術研究,這不僅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還能變廢為寶,真正實現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成為新能源產業鏈的重要一環。下面鋰電池廠家解讀回收廢棄鋰電池有多大的經濟效益。
回收廢棄鋰電池的經濟效益
廢舊鋰電池回收在具有環境效益的同時,兼具經濟效益。不同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中所含的有價金屬成分不同,其中潛在價值最高的金屬包括鈷、鋰、鎳等。到2020年動力鋰電池的需求量將達到125Gwh,報廢量將達32.2Gwh,約50萬噸;到2023年,報廢量將達到101Gwh,約116萬噸。
伴隨高能量密度的電池需求持續增加,對鈷、鋰等原材料的需求亦將更加緊俏。因而,通過對廢舊鋰電池進行回收,將鎳、鈷、鋰等有價金屬進行提取進行循環再利用,是規避上游原材料稀缺和價格波動風險的有效途徑,是鋰電池回收和下游梯次利用的行業機遇,發展鋰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在避免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同時也將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和投資機會。
未來隨著新能源乘用車市場規模的擴大,三元鋰電池覆蓋率的進一步提升,必將拉動相關金屬原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長,鈷、鎳等貴金屬價格有望維持高位,廢舊鋰電池回收的經濟效益得以凸顯。
鋰電回收是社會責任
鋰電池環保化、無害化處置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因此,政府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要求生產者對電池回收負責,保證電池“源頭可控、去向清晰”,以便于減輕回收拆解環節工作量;同時倡導以PACK電池組的形式用于梯次利用,減少回收難度,提高行業效率。
目前我國動力電池回收處理技術發展較為成熟,但管理相對落后,阻礙了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的發展。盡管存在阻力,但我國明確采用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隨政策不斷完善,產業正逐步走向規范化。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持續增長,電動車動力鋰電池的回收利用問題也會越來越突出,國家和地方政府相繼出臺政策,加快建設良性產業生態系統的進程。
廢鋰電池如何科學有效的處理
鋰電池負極中的銅(含量達35%左右)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重要生產原料,粘附于其上的碳粉,可作為塑料、橡膠等添加劑使用。因此,對廢鋰電池負極組成材料進行有效分離,對于大限度地實現廢鋰電池資源化,消除其相應的環境影響具有推動作用。
常用的廢鋰電池資源化方法包括濕法冶金、火法冶金及機械物理法。相比于濕法及火法,機械物理法無需使用化學試劑,且能耗更低,是一種環境友好且高效的方法。基于鋰電池負極結構特點,采用破碎篩分與氣流分選組合工藝,對其進行分離富集研究,以實現廢鋰電池負極銅、鋁與碳粉的高效分離回收。
鋰電池極片處理設備通過錘振破碎、振動篩分與氣流分選組合工藝可實現對廢鋰電池負極材料中金屬銅與碳粉的資源化利用;負極材料經過錘振破碎可有效實現碳粉與銅箔間的相互剝離,后經基于顆粒間尺寸差和形狀差的振動過篩可使銅箔與碳粉得以初步分離。主要用于鋰離子電池生產廠家,對報廢正負極片中的鋁泊、銅泊與正負極材料進行分離處理,以便循環利用之目的。
隨著鋰離子電池的大量使用,且回收鋰離子電池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國外已經建立起專門的電池回收處理公司。國內對鋰電池回收利用技術起步較晚,大部分回收處理技術都還處于試驗階段,并未形成規模化的工業生產。但未來可以根據我國現實情況,有選擇進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