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模組組成和結構,電池模組與PACK的關系
來源:存能電氣 日期:2019-08-02 14:20 瀏覽量:次
電池模組組成和結構,電池模組與PACK的關系。高性能需求的電池模組,其熱管理的解決方案已經轉向液冷或相變材料。就市場需求而言,電池模組及PACK生產設備形態(tài)從目前的小批量多品種到未來的大批量標準化,解決方案的制定將會是電池廠商關注的重點。
電池模組可以理解為鋰離子電芯經串并聯(lián)方式組合,加裝單體電池監(jiān)控與管理裝置后形成的電芯與pack的中間產品。其結構必須對電芯起到支撐、固定和保護作用,可以概括成3個大項:機械強度,電性能,熱性能和故障處理能力。
電池模組的主要組成和結構
電池模組其基本組成包括:模組控制,電池單體,導電連接件,塑料框架,冷板,冷卻管道,兩端的壓板以及一套將這些構件組合到一起的緊固件。其中兩端的壓板除了起到聚攏單體電芯,提供一定壓力的作用以外,往往還將模組在pack中的固定結構設計在上面。
結構可靠:抗震動抗疲勞;工藝可控:無過焊、虛焊,確保電芯100%無損傷;成本低廉:PACK產線自動化成本低,包括生產設備、生產損耗;易分拆:電池組易于維護、維修,低成本,電芯可梯次利用性好;做到必要的熱傳遞隔離,避免熱失控過快蔓延,也可以把這一步放到pack設計再考慮。
據(jù)了解,目前,行業(yè)內圓柱電芯的模組成組效率約為87%,系統(tǒng)成組效率約為65%;軟包電芯模組成組效率約為85%,系統(tǒng)成組效率約為60%;方形電芯的模組成組效率約為89%,系統(tǒng)成組效率約為70%。軟包電芯的單體能量密度比圓柱和方形有更高的提升空間,但對模組設計要求較高,安全性不易把控,這都是需要結構設計解決的問題。
電池模組與PACK的關系
眾所周知,從鋰電池單體電芯到自動化模組再到PACK生產線的整個過程中,組裝線的自動化程度是決定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的重要因素。近幾年,隨著經驗的增加和自動化集成能力的提升,國內高端智能裝備制造企業(yè)在打造動力電池全自動/半自動組裝線、自動化設備集成、信息采集與傳輸(MES)、無人化車間軟硬件管理系統(tǒng)等方面大展拳腳并占據(jù)一席之地。
鋰電池模組是由幾顆到數(shù)百顆電池芯經由并聯(lián)及串聯(lián)所組成的多個模組,除了機構設計部分,再加上電池管理系統(tǒng)和熱管理系統(tǒng)就可組成一個較完整的鋰電池包系統(tǒng)。一般而言,不管是軟包、方形、圓柱還是18650型電池,模組的自動化組裝工藝流程都是從電芯上料開始。
PACK是包裝、封裝、裝配的意思,其工序分為加工、組裝、包裝三大部分。PACK產線一般只需要承擔兩個功能:傳送和檢測。目前,各廠家普遍應用了半自動的PACK組裝產線,主要用于PACK的上線、下線、檢測、廠內傳輸和包裝。
隨著工業(yè)發(fā)展的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客戶要求將PACK和模組的MES系統(tǒng)集成在一起,以便更好的管理和快速的查詢,而這對于系統(tǒng)集成商來說又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與此同時,電池企業(yè)選擇自動化模組與PACK生產線,不僅僅是為了投資和回報,更是企業(yè)長遠發(fā)展的戰(zhàn)略布局。
聯(lián)系我們